NFS(Network File System):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,它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通过TCP/IP网络共享资源;
NFS配置:(声明:以下NFS实验是在RedHat7上完成)
首先安装NFS(我的机子是最小化的系统,需要自己安装):
#!bash
yum install nfs-utils.x86_64 -y
启动服务:
#!bash
systemctl start rpcbind(如果这个服务不启动,nfs服务会启动失败)
systemctl start nfs-server
systemctl enable rpcbind;systemctl enable nfs-server 开机自启
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service=nfs 让防火墙通过NFS服务
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service=rpc-bind 通过rpc服务(如果不开启,rpcinfo就不能扫描)
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service=mountd 通过mountd服务(如果不开启,不能远程showmount)
firewall-cmd --reload
配置:
mkdir /pentest(创建一个共享目录)
vi /etc/exports
cat /etc/exports
/ *(rw,sync,no_root_squash) (注意: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,原理在文后解释)
exportfs -r (启动共享)
showmount -e (查看共享)
客户端挂载:
mount -t nfs NFS服务器IP:/ /tmp/test (挂载到本地的/tmp/test中)
对存在NFS配置错误的机子进行扫描:rpcinfo -p 192.168.119.131
查看nfs挂载新型:showmount -e 192.168.119.131
得到这些信息,我们就可以挂载NFS,并传输ssh永久连接文件
其实漏洞形成的原理就是权限不对,/etc/exports
这个文件中的权限设置,我们上文采用的是root
权限,所以导致服务器被入侵;
/etc/exports
文件格式
<输出目录> [客户端1 选项(访问权限,用户映射,其他)] [客户端2 选项(访问权限,用户映射,其他)]
a. 输出目录:输出目录是指NFS系统中需要共享给客户机使用的目录;
b. 客户端:客户端是指网络中可以访问这个NFS输出目录的计算机
指定ip地址的主机:192.168.0.200
指定子网中的所有主机:192.168.0.0/24 192.168.0.0/255.255.255.0
指定域名的主机:david.bsmart.cn
指定域中的所有主机:*.bsmart.cn
所有主机:*
c. 选项:选项用来设置输出目录的访问权限、用户映射等。
设置输出目录只读:ro
设置输出目录读写:rw
d. 用户映射选项
all_squash
:将远程访问的所有普通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(nfsnobody
);
no_all_squash
:与all_squash
取反(默认设置);
root_squash
:将root
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(默认设置);
no_root_squash
:与rootsquash
取反;
anonuid=xxx
: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都映射为匿名用户,并指定该用户为本地用户(UID=xxx
);
anongid=xxx
: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组账户,并指定该匿名用户组账户为本地用户组账户(GID=xxx
);
e. 其它选项
secure
:限制客户端只能从小于1024
的tcp/ip
端口连接nfs
服务器(默认设置);
insecure
:允许客户端从大于1024
的tcp/ip
端口连接服务器;
sync
:将数据同步写入内存缓冲区与磁盘中,效率低,但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;
async
:将数据先保存在内存缓冲区中,必要时才写入磁盘;
wdelay
: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写操作,如果有则将这些写操作一起执行,这样可以提高效率(默认设置);
no_wdelay
:若有写操作则立即执行,应与sync
配合使用;
subtree
:若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,则nfs
服务器将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(默认设置);
no_subtree
:即使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,nfs
服务器也不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,这样可以提高效率。